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动态

我国下决心力促可再生能源消纳

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 | 发布日期:2018-08-29 | 作者: | 点击次数:

推动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来说,面临的是去产能、清洁化和盈利降低的考验;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说,在政策倾斜、环保和技术创新的多重加持下,高速、高比例发展。

对于政府政策和补贴的依赖性较强,新能源发电的弃电情况依然存在等问题,在现实中困扰着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但无论是未来趋势还是发展潜力,新能源都将是中国能源转型的未来主力。

8月25,“2018 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 在北京召开,从会上获悉,我国将着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乃至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我国能源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发生深刻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能源供给质量实现重大变革,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实现重大转型,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7%;能源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多项自主关键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能源治理方式实现重大转变,“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能源国际合作产生重大影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亮点纷呈。

但同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影响能源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保障供应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转变,由人民群众“用得上”向“用得起”“用得好”加快转变。

当前,传统能源领域投资仍然占绝对大头,能源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储能、能源大数据等新模式新业态的投资还比较薄弱,能源发展对周边产业带动的引擎作用还有待加强。不论是传统化石能源还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性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效率还是结构水平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

2017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是发达国家的2倍左右。尽管这些年我们的煤炭消费比重在逐步下降,但占比还是偏重。在能源出口方面,主要还是BOT、EPC等模式,以资本和工程走出去为主,真正自主化的高端技术、装备、标准走出去的还不多,附加值还比较低。随着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人民群众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特点,能源发展向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新问题上转变。

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想做好,有“七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政治使命,绝不能因为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宽松而放松甚至忽视能源供应保障,切实提高政治和战略定位,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二是坚持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作为根本方向,加快能源民生工程建设,培育壮大能源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三是坚持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为责任担当,深刻把握能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四是坚持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崇高愿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不断拓展能源国际合作新空间、新平台,着力增强我国在国际能源舞台的影响力、塑造力,更好推动引领国际能源治理变革和秩序重建。

五是坚持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着力筑牢“稳”的基础,增强“进”的态势,确保能源发展步调节奏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一致。

六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加快推进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加快实现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扭转规模数量型、粗放浪费型的传统能源生产消费模式。

七是坚持把推动能源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积极实施非化石能源可持续发展工程,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实施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工程。

此外,要实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推进跨省跨区输电通道、油气管网等建设,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扎实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储能项目建设。

再有,努力实施能源改革创新工程,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多能互补、新能源微电网等示范项目建设;实施能源绿色消费及惠民利民工程,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大力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扎实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和光伏扶贫工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