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今日聚焦

上海“十二五”新能源走差异化路线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 发布日期:2012-12-06 | 作者:李永强 | 点击次数:

近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把核电、太阳能、风电、智能电网和IGCC作为新能源领域率先培育和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根据上海发展的特点,将新能源服务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内容。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上海市新能源重点领域产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

选择差异化发展路线

《规划》指出,到2015年,上海市新能源重点领域产业规模争取达到1000亿元,其中太阳能250亿元,核电150亿元,风电和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100亿元,智能电网500亿元。

其实,在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上海市因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科研人才队伍,已经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如“十一五”期间,上海核电主泵、核电大锻件、2000吨气化炉等实现首台业绩突破;尚德“冥王星”、晶澳“赛秀”等一批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实施扩产,核电主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6%和32%,智能变电站系统实现产业化突破;3兆瓦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在东海大桥示范运行。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看来,作为全国经济金融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在发展新能源时,应该侧重在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方面领先。“比如可在推动相关行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做好示范应用上做足文章。”孟宪淦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

他的观点得到了《规划》的正面支持。《规划》提出,太阳能产业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装备研发制造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核电产业初步构筑起以核电成套设备制造为主体,兼有核电设计、服务和出口的产业集群,形成设备成套和系统设计能力,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国际市场;风电产业重点发展5至10兆瓦大型海上风机,适应山地、沿海、低温等多种气候条件的系列化陆上风机等;智能电网率先在国内建成功能示范应用、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设备产业等三大基地。

供职于上海本土企业晶澳太阳能公司的王润川认为,目前薄膜电池市场行情并不看好,我国薄膜电池技术水平较晶硅电池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水平。“在此情况下,上海市提出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生产装备,足见其鼓励研发和做好技术储备的整体规划。”王润川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 [NextPage]

孟宪淦对此持认同态度。“上海市在技术研发重点方向方面,有意选择了差异化发展路线。”孟宪淦进一步解释道,如提出发展光伏电池,不是着眼于大多国内企业从事的晶硅电池领域,而是侧重攻坚薄膜电池技术方向;提出发展风电,不是单纯追求常见的陆上风电机组,而是侧重研发海上风机和适应山地、低温等复杂气候条件的系列化陆上风机。

应用发展须因地制宜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经信委作为当地工业生产主管部门,在其制定发布的《规划》中仅就未来新能源重点研发方向和生产制造规模提出了规划,并未对本地新能源应用规模加以明确。

尽管如此,仍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在发展利用新能源方面也可有所作为,尤其是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方面。据了解,上海市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工商业度电价格一般在1元以上,再加上当地日照资源相对丰富,比较适合发展金太阳示范工程等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项目。

事实上,上海市在此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被财政部等四部委列入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宝钢股份50MWp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将于今年12月全部完成。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3万吨和1500吨。另据测算,扣除国家补贴,该项目在7年内便可收回实际投资成本。

在发展利用智能电网方面,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上海是电力负荷中心,所以可在做好配电技术方面发力。“如可为分布式能源上网、能源多元化利用和多能互补等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总之,要根据自身需求来确定发展方向和利用规模。”这位业内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