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太阳能 - 产品与技术 |
多晶硅产业需借外力做好内功文章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日期:2009-08-13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随着国家在政策上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国内太阳能产业亦正迈向飞速发展的轨道。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多晶硅产业,理应与太阳能产业一荣俱荣,然而恰恰相反,目前看来多晶硅产业却面临着价格急速跳水的现状。 记者了解到,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在2008年10-11月份直跌到220美元/千克以下,到2009年3月则仅为不到150美元/千克,而2009年7月初仅70美元/千克。截止到8月初,国内有些地方的多晶硅现货价格甚至跌破30美元/千克。 原本寄予厚望的多晶硅项目由于多晶硅现货价格暴跌影响,业绩提升远低于预期。业内一些分析师认为:“今明两年,国内多晶硅公司很可能上演激烈的价格战。” 产能井喷内需不足 在国内外光伏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中国多晶硅产业自2005年以来发展迅速。继洛阳中硅、四川新光硅业、徐州中能和峨嵋半导体材料厂等新建和扩建,并于2007年突破了年产千吨标志性大关后,许多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都看好晶硅产业发展商机,纷纷投入到多晶硅产业中来,形成了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其中一期规模超过4万吨,投资超过400亿。 2008年末至今,多晶硅投资狂潮逐渐开花结果。去年11月底,江苏顺大一期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12月底江苏阳光一期1500吨/年项目、南玻A1500吨/年生产线分别投产;2009年1月亚洲硅业1500吨/年生产线举行投产仪式;4月江苏中能13500吨产能将全部投产。 一方面,多晶硅产能呈井喷式扩张。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多晶硅市场却呈“两头在外”状发展,即多晶硅材料主要依赖进品,做成太阳能电池后又出口国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说:“由于中国光伏企业市场基本在国外,金融危机使海外市场萎缩,极小的内需市场对我国光伏产业起不到支撑和缓冲作用。” 据悉,2008年全国多晶硅产量4000多吨,但消耗多晶硅达到16600吨,进口依存度超过3/4;同年我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2吉瓦,占世界总产量36.7%,位居世界第一,而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仅40兆瓦,仅占太阳能电池产量的2%,98%的太阳能电池出口国外,国外市场依存度很高。 由此看来,多晶硅材料产能井喷与太阳能电池市场内需不足共同导致了多晶硅价格急速跳水的现状。 技术进步是关健 然而这一切不过只是表象而已。我国多晶硅产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才是真正的瓶颈所在。 多晶硅产业借新能源之势在受到热棒,以至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染指,大注资金。而在中科院院士王占国教授看来,国内众多多晶硅项目的无序上马,实际上是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据了解,目前中国多晶硅生产除了中硅等公司在自主研发外,还有利用俄罗斯的多晶硅提纯技术结合引进欧美的设备的厂家;但这些技术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彻底解决高能耗和环保问题。 江苏中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江游亦表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前景长期向好,但自由竞争下,多晶硅行业暴利将如黄鹤般一去不返。从现在开始,行业内的公司应练好‘内功’,通过提升技术、改良工艺、加强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 在行业大洗牌中,挑战与机遇并存。继具有很强环保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新型太阳炉生产多晶硅新技术在武威试产成功,“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技术及应用研讨会”日前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研讨会上,行业代表发出了加强合作、鼓励创新的倡议,希望通过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设备,使太阳能多晶硅技术在未来的光伏市场占有更大的比重。 8月4日,清华大学与洛阳世纪新源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接着联手破解国内多晶硅生产中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难题。8月6日,中国第一条微电子级多晶硅产业化生产线在陕西咸阳建成。目前一期年产1250吨多晶硅生产线主要工艺设备已投入试运行,并已生产出第一炉高品质多晶硅。[NextPage]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闻立时院士所言,应对危机的关键还在于迅速开发国内市场。除此之外,用配套产业来“解套”,即在上中下游延伸三大产业链,是发展多晶硅产业的又一大通道。对此,有必要借鉴四川乐山的经验。乐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姜晓亭表示,乐山将重点打造“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电子级硅材料产业链、硅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链”三条产业链。他说,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主要是形成“工业硅—太阳能级多晶硅—单晶硅及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太阳能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站及民用产品”产业链。除了在下游进一步延伸外,在上游和中游,另外两条产业链也能进一步优化多晶硅产能。姜晓亭指出,硅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链,可以用来解决上游副产品的利用问题,也可以处理盐卤化工产生的污染物。而电子级硅材料产业链,则能够让多晶硅材料的产能更进一步横向扩展。 政策扶持是推动力 多晶硅主要用于光伏产业,而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在太阳能领域陆续颁布了不少的政策,包括“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以及即将发布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充分表明中央政府大量支持和发展光伏产业的决心,同时也给太阳能企业和多晶硅企业以信心。 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在2-3 年内,采用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MW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这标志着中国大规模补贴光伏发电的开始,对撬动国内光伏需求市场、摸索光伏补贴经验、提高中国光伏产业和多晶硅材料产业等各环节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王占国认为,政府应该出台像多晶硅这样的战略资源发展政策。一是要择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产自主的发展我国的多晶硅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要严格限制落后的、高能耗和可能造成对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盲目上马,已经上了的项目也要限期改进工艺技术,实现闭环生产。 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不配套的诸多症结中,最关键的一点仍是新能源的电网接入办法。由于电网结构不同,我国针对新能源的电网接入办法,一直没有出台。因此,无论对于光伏产业,还是作为与该产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多晶硅产业,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联系电话:020-37206200 邮箱:newenergy@ms.giec.ac.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635 粤ICP备:11089167号-4 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能源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