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50106581048840765.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行业动态

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19-07-19 | 作者: | 点击次数:

 2018年总装机容量1784万千瓦,项目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2018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784万千瓦。”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6月27日发布的《2019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排名报告》(简称《报告》)称,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已经实现全球第一。据介绍,近年来,伴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不断提速前行,单位成本持续降低,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发展态势喜人,预计2019年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00万千瓦,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100万千瓦。

投产项目达902个

垃圾发电装机增速明显高于农林生物质发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902个,较2017年增加158个,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显示,截至该日期,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到1784.3万千瓦,较2017年增加308.5万千瓦;年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为906.8、772亿千瓦时,较2017年各增加112.3、92.5亿千瓦时。

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农林生物质、垃圾、沼气发电。其中,近年来随着处理、利用技术不断成熟,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已由最初仅提供电能延伸至供热、产乙醇等多种发展模式,垃圾发电则成为城乡基础环保设施的一部分,发展迅速。对此,《报告》指出,自2017年以来,我国垃圾发电装机增速明显高于农林生物质发电,在2018年前者的各项数据都均已高于后者。

据了解,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后者项目为321个,并网装机容量为806.3万千瓦,较2017年增加了51个项目、105.5万千瓦装机容量。而前者项目已达到401个,并网装机容量为916.4万千瓦,较2017年增加了63个项目、191.3万千瓦装机容量。就发电量来看,后者年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为394.7、357.4亿千瓦时,都同2017年基本持平。而前者年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达到488.1、393.2亿千瓦时,较2017年各增加112.9、92.4亿千瓦时。“预计,在2019年,前者的装机容量将保持目前的增速,后者的装机增速将逐步放缓。”《报告》称。

就我国沼气发电行业而言,其正在稳步向前发展。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达到180个,较2017年增加44个;装机容量为61.6万千瓦,较2017年增加11.7万千瓦;年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达到24.1、21.4亿千瓦时,较2017年各增加2、2.1亿千瓦时。

发展地域集中

热电联产成农林生物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

当前,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特征。例如,据《报告》统计,目前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垃圾发电项目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其中,两者华东地区的总装机容量在占全国总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41.5%、53.3%。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农林生物质项目已遍布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山东、安徽、黑龙江、江苏等装机容量全国排名前10省的总装机容量为651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81%,10省总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为324.5、294.9亿千瓦时,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均达到82%。“初步预测,具备供热条件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将向热电转型,更多的项目将会进行供热改造。”《报告》特别指出,在农林生物质行业,热电联产已经成为产业升级、高效转变利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备受青睐,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该类项目总计137个、装机容量为346万千瓦,在农林生物质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42.7%、42.8%;目前具有该类工业供热、民用供暖项目的各有13、7个省;已实现工业供热量约17亿吉焦、民用供暖面积约7000万平米。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垃圾发电项目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装机容量全国排名前10省的总装机容量为696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76%,10省总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为378、305亿千瓦时,在全国的占比均达到78%。沼气发电项目已覆盖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山东、广东、江苏、河南等装机容量全国排名前10省的总装机容量为45.4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74%,10省总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为15.4、13.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4%、63%。

“整体而言,近年来,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已快速取得一定的发展成绩。”不过《报告》也提出,其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要想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就行业自身而言,亟待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多种盈利模式,减少对补贴的依赖,这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记者白明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