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集成应用

纪实:新能源照亮岷县农民新生活

文章来源:甘肃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09-03-06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赵鹏)“自打用上太阳灶,我每月少用许多煤和电,一年下来能省三四百元呢!” 岷县茶埠镇树扎村70多岁的包大妈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该村有100多户像包大妈家一样用上了太阳能,占到总户数的70%。

太阳能这种新型能源在岷县受到普遍关注。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太阳灶34000台,每台年节约0.75吨标煤,相当于15亩薪炭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全县将节约燃料投入1530万元,51万亩薪炭林得到了有效保护。该县已冒出3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专卖店,有15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县常规能源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源推广利用发展前景看好,为无电地区农牧民提高了生产生活质量;太阳能热水器为城乡群众解决热水利用问题,洗澡不烧水,却见热水流,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观,为农村节约了大量的取暖燃料,有效的杜绝了农村铲草皮,破坏植被,采伐薪炭林破坏生态的现象。

咱庄户人的“福气”

在岷县农村,用沼气做饭、照明,用沼肥种菜成为新时尚。在茶埠镇树扎村村民包慧霞家,她随手拧开厨房里的沼气炉,蓝色的火苗噌噌往上冒,而沼气灯更是“点亮”了庄户人的好日子。

岷县于2002年争取沼气国债项目,连续实施6年,先后投入1891多万元,在11个乡镇实施“一池三改”项目,目前已建成沼气池5190座,并配套完成了改灶、改厕、改圈工程。“以前村里养猪,村路又臭又泥泞,猪圈污水横流。”山那村支书描述着推行沼气池前的村貌。现在,山那村基本上每一户都建起了沼气池,带动了“一池三改”,即改圈、改厨、改厕,原来的粪坑没有了,厨房、厕所贴上了洁白的瓷砖,猪的排泄物都通过管道引到沼气池发酵。人们一日三餐全用沼气煮饭,房前屋后的柴草不见了,蚊蝇也大大减少了,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呈现出一派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循环经济谱新篇

“鸡兔笼中喂,肥猪圈中养;地上瓜菜鲜,庭院飘花香;做饭用沼气,生活奔小康。”这是岷县农民对新能源利用的生动描述。

时下,当你走进岷县茶埠镇西京村时,你会发现过去“烧柴做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景象已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村民家里沼气烧的炉红火旺,屋里屋外干干净净,一派新农村的气象。据了解,该村户户建起了沼气池,村民用沼渣做庄稼的底肥,用沼液种出无公害的蔬菜,村上在大力发展沼气的同时,遵循“因地制宜、多有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 “养殖———种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村民利用牲畜的粪便生产沼气,并用池中的沼液种植蔬菜等,再用蔬菜废叶来养猪,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链。由于路子对头,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近年来,岷县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结构调整,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使沼气建设把猪栏、厕所、厨房和大棚蔬菜结合了起来,引导农户搞好猪栏、厕所、厨房和蔬菜大棚的配套建设。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受到群众称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