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产品

政策和技术促乙醇燃料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 | 发布日期:2008-12-10 | 作者:陆曦 | 点击次数:

  巴西是世界上乙醇燃料产量最大的国家,今年,巴西乙醇产量仍然保持较高增速,预计产量将达264.5亿升。因为巴西制取乙醇原料以甘蔗为主,因此并没有受到粮食危机的影响。据巴西甘蔗行业协会称,截至11月16日,巴西乙醇产量达到215亿升,较去年同期的185亿升增长16.8%。该协会主席马克斯-萨瓦亚-简克不久前在中国一所大学交流时说,今年巴西乙醇燃料的使用量将首次超过汽油。

  ■  技术路线决定竞争力

  作为产粮大国的巴西,其利用甘蔗生产乙醇燃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在此之前,巴西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利用的石油资源,由于85%的石油依赖进口,所以在那场著名的石油危机中曾遭受重创。自此,政府决定在全国实施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乙醇能源计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巴西在甘蔗种植、酒精生产和车用乙醇汽油技术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出口国。

  在乙醇燃料市场上巴西具有先天优势,这种先天优势支持其一直“笑傲江湖”三十多年。巴西是世界第一大甘蔗种植国,其雨水充沛的气候条件极为适合甘蔗的生长。巴西早在16世纪就开始种植甘蔗,从制糖到加工成软饮料,再到现在供应百万辆汽车燃料,巴西人几乎将甘蔗开发到了极致。这种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的乙醇,比起美国以玉米为原料更为经济,效率也更高,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更强。

  ■  政策鼓励推动乙醇燃料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巴西就在汽油机上使用过100%的乙醇。此后,又不断通过立法,引导和推进乙醇汽油的消费和生产。1931年,巴西提出推广乙醇燃料的首部法规及首部乙醇燃料生产技术标准,要求民众在汽车上使用乙醇含量为5%的汽油,而政府用车则要求使用乙醇含量为10%的乙醇汽油。1977年,政府规定,汽车必须使用含乙醇至少20%的混合燃料,并要求机动车发动机做出相应调整。此后在1980年,法律规定将乙醇比例提高到22%,现在则为25%。1999年,巴西政府鼓励20万辆出租车和8万辆政府用车采用100%的乙醇作为燃料,并对生产和消费乙醇给予一定补贴。

  从1982年开始,巴西对乙醇燃料汽车减征5%的工业产品税,使用乙醇燃料的残疾人交通工具和出租车免征工业产品税,部分州政府对乙醇燃料汽车减征1%的增值税,在乙醇燃料汽车销售不旺时曾全免增值税。巴西还通过补贴、设置配额、统购乙醇以及运用价格和行政干预手段鼓励使用乙醇燃料。除此之外,巴西政府还和私营部门共同投资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兴建大批以甘蔗为原料的乙醇加工厂。为鼓励农民种植甘蔗,政府为农民提供了法定农业专项低息贷款。同时巴西政府还注重利用外资,吸引国外大型金融机构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让农民从国际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  科研支撑乙醇燃料技术进步

  目前国际平均水平为每公顷产甘蔗约70吨,而巴西则做到了平均每公顷78~85吨,含糖率为14%~15.5%,高于国际平均水平12.5%。巴西在乙醇生产过程中注重降低能耗,蔗能利用率高达71%,蔗渣和蔗叶均被综合利用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乙醇燃料生产企业基本实现了能源自给,其中,热能或机械能自给率达100%,电力自给率95%。目前巴西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是农场,大的农场有成千上万公顷土地,小的也有几百公顷,全部实现机械化耕作。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巴西对培育和推广甘蔗优良品种以及加强对蔗农进行技术指导的重视。30年来巴西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燃料。经过多年努力,巴西生产乙醇燃料的工艺技术日渐成熟,也是以乙醇燃料替代石油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现为世界上惟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

  在乙醇能源计划出台初期,巴西政府便开始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乙醇汽油和乙醇燃料汽车的研发工作。1979年首辆乙醇燃料汽车研制并试验成功,经过近30年的不断改进完善,巴西乙醇燃料汽车的整体技术已相当成熟。2003年,大众汽车(巴西)公司推出了首款“灵活燃料”汽车,可同时使用乙醇燃料和汽油,大获成功。包括通用和福特在内的其他汽车生产商也如法炮制。到去年,巴西新生产的汽车中有将近3/4都是“灵活燃料”车。这些“灵活燃料”汽车在动力、功率、加速性能、装载量、行驶速度、续驶里程等方面完全能够与汽油机汽车比肩。

  乙醇燃料的使用使巴西的环境日益改善,检测结果显示,使用乙醇燃料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同类汽油汽车的1/12,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仅为汽油汽车的30%。不仅如此,发展乙醇燃料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还为巴西提供了约100万个直接和5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