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40117111534.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能 小水电 天然气水合物

水电发展审慎当先 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下

文章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发布日期:2005-09-13 | 作者:不详 | 点击次数:

    2004年,中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了1亿千瓦大关,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对水力发电工程功能价值质疑的热潮。但也就在这一年的盛夏,中国却有24个省、市、自治区拉闸限电,用电高峰时电力需求最大缺口超过2000万千瓦。


  发生这一戏剧性事件耐人寻味。

在再生性的清洁能源中,水能对中国最不陌生。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五”着手兴建,到“七五”顺利完成,当时中国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到3019万千瓦。跨越新世纪第一年,中国装机容量达到8301万千瓦、年发电量2661亿千瓦/时。

一份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6.76亿千瓦,年发电量59200亿千瓦/时;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00亿千瓦/时。在水能资源蕴藏量且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上,中国排在世界的第一位。

目前,中国水电能源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的总和,接近巴西和俄罗斯的总和。据中国水力学知名专家左东启教授披露,中国水电的开发程度在20世纪只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低于加拿大的三分之一,并低于巴西的二分之一。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仅为22.1%,人均装机仅约0.2千瓦,处于这样一个发展现状下,中国出现对水力发电工程功能价值的质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它告示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对水电产业的过去与将来缜密审视。

对当前并未结束的这场学术界的质疑,概括一下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水力发电工程破坏了环境和生态;二是水利高坝大库大幅度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景观;三是水力发电已不再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四是水力发电妨碍了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事实上,论证十年的长江三峡工程、渭河洪灾与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汛期发电影响、紫坪铺和杨柳湖与都江堰互扰、虎跳峡工程与“三江并流”景观不协调等影响,再加上某些发达国家近年拆除水电站大坝已让国人对大型水电开发产生心颤。

对大型水电开发的恐惧,实际上是对高坝大库并非水电站。上世纪,中国主要以开发农村小水电为主,水电资源开发总量已超过2650万千瓦,成为国内1/2的地域、1/3的县和1/4人口的主要供电来源。而也正因大型水电的开发比重不大,其高坝大库带来的综合恐慌症则少。

水力发电是20世纪人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的标志之一。而未来水电站的发展更加趋向综合性多目标的水利枢纽,不断提升水资源配置、减灾抗旱、改进环境生态的效能。

高坝大库多以发电为主,而这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也利弊交织。因为大型水力发电工程只能在高山大河的基础和背景上建设,也必然要改变高山大河的状态,但这仅是局部的改变。

高山大川的壮丽景观和高坝枢纽从来是天生的一对。据悉,美国的“大峡谷”就在科罗拉多河的最上游,在其附近的是美国最大的胡佛坝。这些年“大峡谷”出现生态退化,其上面的格林水电站便采取放水淹灌,以此再造大峡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水资源的存储设施和传输设施是决不可短缺的。至于对高坝大库的未来规划,我们则应在反思以往的过失中,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冰川冻土融化、大气循环气旋等新趋向的诸多因素,将水资源“脆弱”的负面影响消除,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让水不再付之东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