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风能 - 今日聚焦

风机大型化趋势考验设备制造商

文章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0-10-15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记者 罗宇凡、陈玉明

    在我国陆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大规模展开和海上风电建设正式启动的背景下,正在进行中的201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成为国内外知名风机设备制造商竞相角逐的舞台。

    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家国内外知名风电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和风电技术研发机构,在此次展会上集中展示了全球风电行业最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其中,大型风机制造商和大型风电设备成为展会的绝对主角。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海上风电项目的全面启动,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对中国众多风电设备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海上风电推动风机大型化

    12日,在国际风能大会举行的前一天,由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5兆瓦风电机组正式出产。13日,华锐风电正式对外宣布,其6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将于明年上半年下线。与此同时,其对10兆瓦及以上超大功率风电机组的研发也已开始着手。

    无独有偶,不久前,国内的另一家大型风机设备制造企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将研发6兆瓦风电机组。而涉足风电领域不久的三一电气也于展会期间宣布,其3兆瓦和5兆瓦的风机即将下线,并且已经开始进行10兆瓦风机的前期研究。

    从传统的1.5兆瓦风机的制造,转向3兆瓦、5兆瓦、6兆瓦,甚至是10兆瓦大型机组的研发和制造,国内主流风机设备制造商的转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陆上风电项目基本布局完毕的情况下,海上风电市场正成为下一阶段各个装备制造企业竞争的主战场。和传统的陆地风电机组不同,由于海上风电场基础成本所占比重大,为分摊基础成本,就要求单机容量相对陆上机组容量更大。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进一步降低海上风机基础成本,研发、生产大型化风电机组已经成为各个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目标。

    “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海上风电项目的启动,已经使风电机组的大型化成为必然趋势。”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国际、国内风电机组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要求,效率更高的5兆瓦及更大功率的风电机组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机型,谁在这一轮竞争中先发制人,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建立完备的产业链是关键

    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面临着大型化考验的同时,其上游的风机零部件制造企业同样面临着来自大型化的新挑战。对于中国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而言,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产业链的进一步国产化、大型化、规模化成为决定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NextPage]

    目前,风电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风机零部件(包括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压器、塔架、支撑结构等)制造、整机制造及风电场的运营三大环节。以华锐、金风为代表的中国风电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大多集中在整机制造环节,而其上游的零配件供应,尤其是关键零配件的供应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中国的风电企业整体都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三一电气总经理吴桂梁表示,一方面如何尽快实现从初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步入自主开发,形成全行业的技术升级,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另外一方面,就是如何建好配套产业链。

    目前,中国兆瓦级风机的零配件供应商大都是在华锐风电等企业开始兆瓦级风机研发后进入市场的“新手”,自身都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的问题。虽然目前在1.5兆瓦的风机配套上,国内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3兆瓦的零配件生产上也具备与国外公司竞争的能力,但在3兆瓦以上的大中型机组的零配件生产和制造上仍然缺乏和国外公司一较高下的实力。随着风机大型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如何配套中国的大功率风电机组,进而在国内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中国风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希望国内的零配件制造企业也能够尽快适应现在的大型化趋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企业在整机设计、关键零部件供应,以及其他技术环节上的垄断,从而实现中国风电行业自主、健康的发展。”陶刚说。

    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研发

    “与其他新能源行业不同,中国的风电行业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包括华锐、金风、明阳在内的一批自主品牌,这些品牌企业的发展为中国风电自主技术的形成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品牌是创新之本。”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

    无论是风机生产企业还是相关零配件配套企业,中国风电行业的竞争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产能、市场的竞争,而是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的竞争。

    在9月刚刚结束的国内首轮百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由华锐风电提供设备的江苏滨海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和江苏射阳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中标,占总招标容量的60%。如果再加上此前其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江苏大丰C4国家潮间带30万千瓦风电示范项目提供的设备,在2010年,华锐风电共获得9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机组订单。

    之所以能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陶刚看来,完全得益于华锐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就在首轮百万千瓦风电特许权招标结束之前,由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34台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中国第一个国家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全部成功并网运行,并全部通过240小时预验收,这是中国也是亚洲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

    “国内绝大多数风电企业的技术是引进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吴佳梁说,要想在下一轮竞争中,尤其是在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下树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走自主研发之路,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